- 莫非可以如此爱
- 2022年8月20日
鳗鱼虾:水深之处丨故事新说
彼得曾许诺自己永不跌倒,不久即三次不认主。是什么坚固他到最后,使他晚年“自投罗网”,甘愿倒钉十字架呢?
罗马。梵蒂冈。
兵丁们让老者躺在十字架上,又用绳子绑住他的腿,这是因为老人要求把十字架倒插在地上。他们感到奇怪,听说这个老人本来已经逃跑了,却又回来自投罗网,这个要求,也显得那么诡异。可是或许对于看客们来说,越是血腥奇特的场面,他们就越是喜闻乐见,因此士兵们也不嫌麻烦地照办了。
他们用粗长的钉子钉穿他的手腕与脚腕,又将十字架倒立起来。
围观的群众里,有人在哭,有人在嘲讽,有人在祈祷。
彼得感受到肌肉撕扯、骨头破碎的剧烈疼痛,以及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强烈窒息感,每一口呼吸都让他清晰地体会到自己的生命消逝了一分……
却离主更近了一步。
周围的声音逐渐远去,身体的疼痛也逐渐消失。
几十年前。
七日的最后一日。安息日。
主死去的第二天。
在麻木遵守着教条的日子里,彼得甚至都快忘了自己对于安息日是怎样一种感受。有一次,主,还有他和伙伴们一起经过一片麦地,那迎面而来的法利赛人,让他刚入口的麦穗犹如银针刺痛舌面。在体会内心的不安和惊慌之时,他却听见主说: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回忆至此,他的胃一阵绞痛,安息日的主,在安息日的时候却躺在坟墓里。想到主的敌人们幸灾乐祸的嘴脸,想到那些讥笑挖苦,他不禁攥紧了拳头。然而他一闭上眼睛,那些声音又铺天盖地地充斥在脑海,准确来说,是他自己的声音:
“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我不认得那个人!”
“你这个人!我不是!”
他揪紧领口,痛苦地把身子缩成一团。已经跟随主三年之久,他有段时间甚至觉得自己比那些法利赛人、文士要好得多,至少没有他们那么骄傲,那么爱炫耀,可在那无数次困扰自己的致命问题上,他和那些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你若是犹太人的王,为什么不能救自己呢?”
主被捕的那天夜里,他壮起胆子一直跟到大祭司的院子。当身边人认出自己的时候,他的确害怕,可比起被抓,更令他恐惧的是信仰本身。他会在人面前否认主,不是贪生怕死,而是他不知如何为一个虚假的君王献出生命。他永远是那个勇敢的彼得,愿意为主而死,可是他所认定的主,真的是“主”吗?
面对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落荒而逃的行为,他惊恐地认定自己与曾经被自己嗤之以鼻的人并无分别。那个软弱的渔夫,从来没有改变过。
他快不认识自己了。
从咒骂自己的不争气和懦弱,到后来,他甚至有点对主生气。他想抱怨,想质问,如果你是真的基督,为什么要容许这一切发生?为什么上帝会容许祂的儿子死在这群有罪之人手里?
但他不敢表达这份怒气,这似乎太僭越了。
他只能把困惑埋在心里,可今天是安息日,他并不能做什么。他逐渐感觉到自己的五脏六腑都拧成一个死结,眼泪早就在不知什么时候流干了。他从来没有这么痛恨过一天,哪怕他出海打个鱼,让自己筋疲力尽,都能使思绪暂时跳出泥沼,得到一丝喘息。
“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他又想起主对他所说的预言,是的,祂什么都知道。
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个人,怎么可能是他盼望的那位君王?
可是,他又隐隐觉得,除祂以外,再没有人可能是那位君王。
这是他此生遇到过的最矛盾的问题。
这也是他此生度过的最漫长的安息日。
七日的头一日。
主复活了。
凌晨听到马利亚所说的,彼得还不敢相信。他发疯般地跑到主的坟墓前,直接冲了进去,看到了主的裹尸布与裹头巾静静地放置在那里,却不见主的身体。所有事情都发生得太快了,他根本反应不过来这一切代表什么。
就好像是,一场梦?他的痛苦,他的愤怒,他的挣扎,他的矛盾,好像都成了笑话,根本无关紧要。他的头脑不再如昨天那般混乱,而是一片空白。他找不出任何一个词来形容此刻的感受,毕竟,他只是个打鱼的。
直到晚上,他和伙伴们同在一处,主突然出现在他们当中,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主却说:“愿你们平安!”
当彼得听到主的声音,他确信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一位就是与他们朝夕相处又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一位。他原本以为自己很勇敢,可是现在,其他门徒都欢喜地与主拥抱,他却不敢上前,甚至连与主对视都不敢。难道他不为主的复活而喜乐吗?当然不是!他甚至可以说,他比其他门徒要高兴一百倍!可是这份喜乐越是踊跃,那份羞愧就越是死死攫住他的心。他有无数疑问想要冲口而出,又生生咽回肚子里,这可不像他的作风,平时他总是最积极发言的那个。
他听见了主的差遣,听见了主的解经,领受了主赐的权柄。令他惊奇的是,以前总觉得对主的话一知半解,但此时却都听得清清楚楚,甚至很多以前不理解的都通透了,尽管还不是全部。
可这些话语对他来说似乎遥不可及。他仿佛站在悬崖边,与主之间有一道幽深的鸿沟,对面的美好与荣光温柔地照耀在他的脸上,可他似乎永远不能抵达那里。吃饭的时候,彼得低着头,看着手上的饼,难以下咽。他在心里有那么一丝期待,期待主能够单单对他说些什么,至少,给自己个台阶下吧。不不,这要求太过分了,哪怕主骂他一顿,骂得比斥责法利赛人那会儿还要狠都没关系,无论怎样,都比现在与主同席吃饭,却要忍受这种让他窒息的沉默好受得多。这沉默并非不言不语,而是唯独对他,彼得,一个渔夫,一个有罪之人的沉默。
几日后。
门徒们有几天没见到主,就连复活那天的显现,想来都恍如梦境一般不切实际。彼得不知道该做什么,他能感觉到主的话语就刻在他的心上,但是又觉得自己的心完全不受控制。他心中所有标准答案并没有解释任何问题,那种若即若离、茫然无措的感觉令他的每一根神经都极度紧张。除了逃避之外,似乎别无他法,他便对伙伴们说:“我打鱼去。”其他几人也一同前去。
加利利海不仅是他前半生赖以生存的地方,也是他被主呼召的地方。主曾在这里平息风浪,甚至还有一次在风暴当中于水面上行走。在惊人的神迹中,他向主走去,掉进湖中又被主救起。三年的回忆历历在目,却又好像从来没发生过。彼得站在船边,深吸了一口气,整个胸腔都充满了他所熟悉的气味,随后慢慢呼出。跟主在一起传道许久,然而当他回到加利利海上,抓住渔网的时候,一种久违的归属感还是油然而生,或许只有手中的渔网才是他唯一能紧紧把握的东西。
一网下去,空空如也;一夜过去,一无所获。
彼得已经不在乎打鱼的结果了,对他来说,能够逃离到船上已然是莫大的放松。同船的伙伴们身体倦乏,坐在甲板上,而他独自站在船的另一侧,望着太阳渐渐从晨雾中升起,湖面上凉爽的风轻轻吹拂着他赤裸的上身。
天色晦暗不明,忽闻岸上有人招呼他们:“小子,你们有吃的没有?”
“没有!”
“什么也没打着!”
他们回应道,以为是要买鱼的顾客。
“你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就必得着。”
这句话一下子把彼得的记忆拉回到很久以前刚认识主不久的时候。那时主让他们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彼得为了证明真的打不着鱼,依从了这话,没想到的是,网住的鱼竟多到险些让网裂开,让船沉下去。
他们顺服了那人看似毫无捕鱼经验的建议,撒下网去。
主总是能挑战彼得经验的极限。他原以为上一次听主吩咐下的网,是他事业生涯中捕鱼最多的一网,这次竟然轻易打破纪录。上回至少还能把网拉到船上,而这回,他们这么多人都不足以把网拉上来,以至于不得不划船把鱼网拉到岸边来,好在他们离岸并不远。
约翰激动地对彼得说:“是主!”
没错,那一定是主。彼得一言不发,手已经被渔网勒得发红。约翰的话不知怎的再次刺痛了他的神经,他突然撒手,一撤力,鱼都漏到船上。他想迅速去到主的身边,又不想光着膀子。他管不了那么多了,近乎不假思索地,束上外衣就跳到了湖里。
可是寒凉的湖水一下子又熄灭了他的热情,那强烈的罪疚感几乎要把他拖到湖底。他整个人都沉在水中,听不太清周遭的声音,那晚在饭桌上体会到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再一次向他袭来。
他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希望自己淹死在湖里。
然而并没有。上一次他以为自己要死在湖里的时候,主可是轻而易举地就把他救了起来。
这位游泳健将协助船上的门徒拖着超载的渔网向岸边游去,与伙伴们一同上了岸。彼得拧了拧衣服上的水,跟在伙伴们后面。
吃完了主预备的早餐,天色也明亮了起来。彼得正准备起身收拾残局,却听见主的呼唤:
“约翰的儿子西门。”
他整个人像是被雷劈了一样,定在原地无法动弹。他看向主,这是主复活以来,他第一次与主对视。
“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
他的耳畔只响起主的声音,他却又好像没听见这个问题似的,只是一直盯着主的眼睛。他沉默着,如同一个刚学说话不久的孩子,很久才反应过来,主所说的这几个字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其实也许只过了几秒,也可能是十几秒,总之对他来说,仿佛是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他回答:“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几乎是出于本能的,他没有来得及深思自己应该怎样回答。他看到主的眼神,就与祂被卖的那一夜转身看他的眼神一样。
主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
紧接着又再次问道:“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
他不明白主为什么追问他这个尖锐的问题,它就像一柄利剑一样抵在他的喉咙上。在他没有三次否认主之前,这个问题对他而言再简单不过了,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宣誓对主的忠诚与敬爱。可是现在呢?他没办法原谅自己,没办法原谅那个不信、懦弱以至于背叛基督的自己。回答这个问题简直就是一场凌迟,还不如以死谢罪。他想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有罪之人!”
然而不正是有罪之人才需要主吗?
他仍旧坚定地直视着主的眼睛,生怕自己的视线离开祂就再也找不到祂。
他回答:“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彼得想说的是“即便经历如此多的折磨,即便我就是无可救药的有罪之人,即使我根本不配爱你,可是主你知道,我爱你”。
主对他说:“你牧养我的羊。”
他来不及思索这句话的意思,主第三次问道:“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
随着主的声音一起,那些回忆、那些挣扎、那些控告再一次向他涌来,让他几乎无法呼吸。他恨不得把心掏出来,捧在手上,跪在耶稣面前告诉祂,他愿意为主付上一切。可是他又无比怀疑:真的爱主的人怎么可能三次否认祂?!或许他的爱,不过是一种年少轻狂的热血,一种自我感动的表演罢了。
他从来没有和主对视这么长时间,就算是他和主关系最亲近的时候都没有过。他很困惑,又很无助,想从主的眼中读出点什么,可祂看上去永远那么不可测度;而主看他,却能一眼看穿,他在主的面前就是赤裸的,透明的。他深知,主比他自己还要更了解他。从那双眼睛里,他只能看见自己的倒影,却又仿佛看到了一切问题的解答。
明明海浪一直在拍打岸边,全世界却好像安静到他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明明伙伴们都在身边,他却感觉世界上只有主和他两个人。
他不认识自己,他不了解自己,他无法判断自己。
可是他相信,眼前的这一位就是死里复活的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是他所盼望的弥赛亚,是永恒的君王。
他投降了。
近乎歇斯底里地,对主,更是对他自己,西门彼得宣告:
“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
他甚至没有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
“你喂养我的羊。”主对他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
彼得心中回答:“即使我仍会跌倒软弱,即使我必须献出生命——”
“你跟从我吧!”
“我依然要跟从你。”
这不是酷刑,而是拯救。彼得终于明白,他再一次被主从大水之中救了上来。
他对自己失望,也以为自己已经令主失望透顶,可是主知道他将要做的一切,主从来没有对他失望;他以为自己已经没有爱来爱主,可是主让他明白,他的爱不源于他的感动,而源于主的赐予。
无论未来将会发生什么,主都知道;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无论自己是怎样的败坏不堪,主永不会放弃。
他曾经因看到真实的自己而感到触目惊心,可是如今他明白,主的爱与能力远远超越他的自我感觉,超越他的软弱罪恶。
晨光熹微,湖面腾起薄雾,众鱼摆扑起粼粼水花,光也倾落在衫上,思绪渐缓——主对他的呼召,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
“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
罗马。梵蒂冈。
十字架上。
彼得知道自己在世上的工作已经完成。在主的带领和扶持下,他跟随主的呼召,成为教会的磐石,牧养祂的群羊,为主赢得了这座城市。
他曾发誓,“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而现在却深刻明白,唯有主用大能和慈爱的手托住他,他才永不至跌倒。
一切都被主所更新。
所有的羞辱在十字架上被扭转成无上荣耀。
主所开始的呼召,祂必亲自成就。
作者简介
从小喜欢写作,有志以文字来侍奉。现在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为了鼓励学生们创作而继续努力着,感恩祂的陶造和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