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的呼唤
- 2022年7月6日
莫非丨如何做艰难的决定?(附音频)
我们每个人都应成为一位好的决策者。尤其在事工中,做合神心意的决定,是一个终生的学习过程。我们是在做决定中,不断地定义事工的发展和未来。所以要如何做呢?
作者丨莫非
朗诵丨蒹葭 后期制作丨吴阿蒙
决定、决定
每个人都是决策者
如何做出合神心意的团队决定
就像教养孩子不能只从错处去管教,还要先有一个完整的计划来正面带领一样,做决定也须有一个计划。此处只针对那些比较艰难、会让人失眠,且会影响生命或改变生命等级的决定。
若有一做决定的计划,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各方面都考虑得周全。
1、澄清问题所在
2.用异象主导框架
异象,永远是我们做一切的指引,也是做任何决定的框架。神国很大,需要很多,而且每件事工都是美事,因此事工方向的决定,常是透过使命的异象在做筛选。
从某些方面来说,异象好似我们的目的地,若做出的决定不合异象,就永远无法到达神要带领我们进入的迦南美地。因此异象是使决定聚焦的最好定音叉。
过去很多人建议创文也可以做出版,申请书号,负责编辑,帮助学生出书;也有人建议创文可以做一些福音讲座,在社区中传福音。
可是创文的真正异象是“文字培训”和“文人牧养”。出版和传福音算周边事工,就像我过去讲的两性婚姻讲座也是周边事工。我们真正核心要服事的对象是“基督徒作者”,所以一直很专注地服事作者的方方面面。若有余力,才可能打到周边事工。
也发现讨论中若有冲突,几边意见僵持不下时,若能带大家回到异象,重新检视:神到底要我们做的是什么?我们为何要做?又具体地想要实现什么?会帮助大家不在细节上坚持。
就好比要造一个林子,如果目的是有一个林子,便无需执着在造杉树林还是白杨树林。要选择的是一个可以顾全大局的决定──造林。每当我们回到最高目标时,往往大家的眼光都会突破现状,把重点在哪看得更清楚。
3.听神话语启示的方向
不要进入埃及去。(耶42:19)
在耶利米书41章中,有一小群犹太难民,刚从耶路撒冷的毁灭中逃离,又差点被掳到亚扪,可以说是劫后余生,暂时安居在伯利恒。他们面临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到底是要留在伯利恒重整,还是进入埃及寻求庇护?
从客观条件来看,去埃及可以过没有战乱的日子,“在那里看不见争战,听不见角声,也不致无食饥饿”。(耶42:14)对这些剩下的犹太人是多么大的诱惑!
因此他们求问耶利米,请耶利米代祷。
神的回复是要留下:
仍住在这地,我就建立你们,必不拆毁,栽植你们,并不拔出。(耶42:10)
但是他们仍然去了埃及,这就是一个不符合神心意的决定了!当然也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所以很快就如耶和华所说“遭刀剑、饥荒、瘟疫而死,无一人存留”(耶42:17)。
他们违反了神的话语,也违反耶利米的忠告,更违反神的心意,自然后果很严重!
神的话语可能是我们做决定最宝贵的资源了,因为里面充满智慧,最重要的是神的心意遍满圣书全书。常读、熟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神在想什么,同时过滤我们自己的欲望,而且会发现很多神的指示其实是“神的应许”。既然是应许,若我们遵循,神就会实现祂的心意!
所以读经不为做日修功课,而是为听到神的声音。且要读到经文在眼前跳出,深知这是对正在思虑的处境所说,就可以凭信心去行了。
4.寻求谋士商议
然而虽然有了神的话语,具体要如何行,还是要寻求谋士商议。
不先商议,所谋无效;谋士众多,所谋乃成。(箴15:22)
要找可靠的人询问。其实耶利米书中这一群剩下的犹太人曾找过耶利米商议,请他代祷,还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现在请你到耶和华-我们的神面前,他说的无论是好是歹,我们都必听从……(耶42:6)
但是他们也问了一些狂傲的人(耶43:2),因此最后做出错误的结论,改去埃及。所以在探讨不同选择后,如何做这最终的决定,需要有灵里的洞察力。
我很喜欢大型历史剧中的一句对白,就是皇帝问他所有的参谋:“你怎么看?”
通常,愈大的决定,就需要探问愈多的人,如此,才能了解做决定的限制在哪,和选择有多少种可能。
创文初成立,一开始就是在不同地域“拜码头”,收集不同意见。对创文要如何推展,他们眼中的创文又如何定位,各地要找谁来与我们同工……这些都需要不同的谋士建言,所谋乃成。
如果每人生命中有三种不同的关系——喂养我们的(从上到下)、与我们平行的(平等关系)和我们所带领的(我们往下),那么咨询时这三种关系都求问商议,做出的决定才比较周全。
最怕的是对问题没有足够的了解和研究,就会让说话最大声,最直言不讳、最坚持的人赢得他的结论。所以做商议前,要确定掌握所有能够掌握到的信息,不凭直觉或者依据道听途说的错误信息做最后的决定。
当然,寻求谋士商议永远会听到反对的声音。要确认的是,真正“听到”且做过衡量,决定所听是杂音、噪音,还是需要喊进我们耳朵中的清音。
切不要因为急于做一个决定,而压下一些反对的声音。也不要视反对声音为解决方案的障碍,而非达成协议的宝贵参与。
但也有时,我们需要在消化处理所有的反对声音后,仍按照神的带领继续进行。
比如说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城墙,就曾面对巨大反对的声音,甚至还有批评。但因为他确定自己的异象是来自神,也清楚自己是神为这呼召特别拣选的工人,同时握有足够的信息,知道整件事情要如何运作,因此他建立人脉,收集事实,筹集资金,并召集人员,义无反顾地进行。
所以做决定要谨慎,做足功课,讨论优劣,研究后果。这会需要时间沉淀和思考,也需要时间做成熟的对话。所以决不能冲动,也不要非此即彼地走极端,很多时候做决定就是一连串的对话,慢慢调整,到最后正确上路。
比较失败的做决定过程,是有偏见,或为某些强势者的个性所驱策;或未经思考,循惯例盖章,或半心半意地讨论,彼此没有信任;或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焦虑程度,来决定投入的激情和迫切性。
这是为何祷告很重要!且不是到最后才祷告,而是从一开始就用不住地祷告来进行筹思,一直到最后。
5.不住地祷告!
不住地祷告!(帖前5:17)
多年来,我因服事培养了一个习惯,就是像马利亚,“把一切事工存在心中,反复思想”神在这个托付上的心意。
不住地祷告──直到有完全的平安,那也就是做决定的时刻了。
从某些方面来说,也可说是服事治好了我对所有不确定的焦虑不安。因为有太多事没有实时答案,也有许多事是无所适从,计划比不上变化。神教导我要等候,要有信心中的耐力。
也因此这段经文对我有很深的提醒:
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诗25:12)
第一句是我要做的,下一句是神会回应的。敬畏包括了依靠,也包括顺服。在敬畏中,不只祷告要做的决定,也顺便清扫一下自己生命中可能会让我听不清楚的障碍──包括自己坚持要有的结果和方式。
所以澄清问题,用异象框住,听神话语启示,寻求谋士商议,不住地祷告,就是做决定的计划了。盼望我们每一位都有做决定的能力,都能做出合神心意的决定!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