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的呼喚
- 2025年9月17日
泥北 | 向远方走去
创作是个人情绪的抒发,还是服侍他人的管道?文字侍奉如何以个人生命为起点,向远方拓展?一起来看作者的经历分享。
本文为W300《文字侍奉培灵与创作进深课》学生回响,欢迎查看文末海报,了解本课程。

在我几乎撇下现实的种种牵挂之时,莫非老师的W300课程将我领上了新的山巅,我感到神是那么懂我;从今开始,要把新的牵挂放在心头。因此,也真诚地建议写作伙伴们,为神摆上祭祀之笔时,不妨来上这门《文字侍奉培灵与创作进深课》,这样能更清楚自己的方向,更激发自己的斗志。
这门课第一讲就阐明:创作是一种属灵的经历。
前两年,当我的笔还在肆意抒发个人情绪时,我对此类表达是充耳不闻的。甚至莫非老师的一套书买到手(其中就包括《创作,一种属灵的经历》),也没细细体会。但是由于多了写作体验,这次听老师的课,感觉字字珠玑,箴言绕耳。我一直记得自己的小说处女作是怎么发表的。那时,我刚从一场祷告中抬头,处女作通宵便完成,很快就发表出去,感觉就像一场梦,但确实是神的带领。

莫非老师以贝多芬为例,讲他的生活就是音乐创作,问我们是否也把阅读和写作当做自己的生活。这对我是一个开启。这一年来,我的生活已经在实践阅读和写作,但是以后呢?我一直在隐隐担忧自己的职业,想着要去努力赚钱。但现在我重新思考自己,确定以后的时间要为文字侍奉而摆上,不因为外在的处境变化而动摇。我甚至想学贝多芬,全身心徜徉在艺术世界里,以此谋生、述志,为永恒的文字大厦奠定一份基业。
第二讲是“我的故事,我的歌”。我承认,关于这部分,我会更留恋老师所阐述的自己的父亲,还有她作品里的母亲。每当我感到灰心时,就想至少要向莫非老师的母亲学习,不断看书、进步、攒钱;每当想随意找个伴侣结婚时,就会想,那一位能像莫非老师的父亲那样爱孩子吗?莫非老师在爱中长大,所以可以给别人那么多爱。关于这部分,我需要慢慢回首,进而诠释自己的生命故事。
过去,我所想到的是无止尽的哀伤,但现在我知道,无数恩典等着我去看见、去传扬。那些苦难和伤痛背后,都有一双仁慈的大手在护佑。
第三讲是“说故事,说书”。关于圣经故事,我一直有点畏惧感,因为那意味着考证历史,需要花费精力。但听到《基督最后的诱惑》时,我忽然眼前一亮,深深知道圣经仍然是自己最优厚的资源,要更深入地去读,开发更宽阔的想象力。
灵修文学、信仰观点带入文章、生活道、写自传采访或人物文章、带有信仰价值观的文学等——当老师分门别类列举这几种写作侍奉时,神对我的呼召也格外清晰起来,是的,诗歌、散文、小说和童话等有信仰价值观的文学就是我要努力建构的。感谢这堂课,画了一个清晰的地图,让我知道自己的精力要往哪里放。
在这几种文体中,诗歌和散文被我视为基本功训练。我想学会写小说,在小说里阐述诗,并且也开发童话。求神赐想象力。
莫非老师的第四讲主题是我很缺乏、很需要大力训练的——灵修文学。
说起灵修文学,我读过《荒漠甘泉》《Jesus Calling》《负伤的治疗者》等。我承认在艰难的时候,曾特别倚靠它们的喂养,可是等处境改变,就把它们放下了。我知道灵修的甘甜,但是往往有点敷衍。而负责带晨读的时候,特别能感受到圣灵同在的美好。我现在进步的是,每天早晚都要在神面前开始,在神面前收心,才安宁。
这一年以来,神训练我放下外在的倚靠,只单单地仰望祂(约瑟和但以理的故事曾深深地安慰我)。我知道自己对神是有话说的,但是许多时候,我把这些话都掩藏了。我过去爱写日记,后来发现自己的日记同质化,就不再写。我想,在神的带领下,我的灵修日记可以重新开启了,一起补充的还有灵修文学。

这些年扩大社交圈,和不信主的人打交道越来越深入,我也越来越深地意识到自己需要神话语的补给。我的心需要持守在基督里,这样自己才有自由。谢谢莫非老师对灵修文学的看重,我将加强这一块。
莫非老师的第五讲又回到了生命的预备:如椽大笔建圣殿。
老师把文字侍奉道路比作“雅各的天梯”,鼓励我们不断地操练。神塑造工人有祂的时间表:奠基期、内心成长期、服事成熟期、生命成熟期、生命圆熟期和晚霞期。老师特别讲到关系的学习、属灵的洞察等。我回看自己的文字旅程,确实也经历了奠基、内心成长和服事的训练,突然就认识到自己在神手中是宝贵的。原来我是祂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那我可不能凭血气生活。
感谢莫非老师在这一年为我的祷告,她看得清我生命的关键处,帮我在祷告中做选择。在这些大事面前,我父母无法陪伴我,莫非老师补足了这个缺憾。我由此深深地感受到,什么是生命影响生命,也知道自己还需慢慢磨炼。磨笔、磨性情,预备完全被神所用。
回首自己的生命历程,文字一直陪伴着我,这是神给的恩典。当我由释放个人情绪,逐步转变为表达信仰,我的文字有了更强劲的根须。从此,我的笔下不再只是自己熟悉的亲朋。我相信,我会更多地牵挂需要我去爱护的人。
如何向远方走去,我想需要神给我一颗牵挂身边和远方的心。我渴望看到基督徒文学能巧妙地融入大众的阅读,能更多地滋润人心。我仍然会以熟悉的人为湖心,慢慢地拓展,去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我希望,自己在当代文学的土地上插下一展飘扬的旗帜,并且走进永恒的一角。
榜样人物太多,不再一一列举,感谢与莫非老师走近,让我的生命有质的飞跃。我曾以为今年是被拆毁的一年,但其实是被建造的一年。文字侍奉,走向深处,确实需要在祂面前谦卑。
课程推荐
文2_01-809x1024.jpg)

泥北
中学语文教师,19年走进创文,相信文字的力量,以文字服侍为幸,诗歌、散文、小说、童话,都有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