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杜永浩丨胜过和背起

为什么信靠祂就得爱祂胜过爱亲人?背着自己的SZJ跟随祂又是什么意思?这些问题也曾困扰作者,让我们跟他一起抽丝剥茧。

 

“26无论什么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27凡不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

——路加福音14:26-27

在信主过程当中,一直对这里的第26节经文不甚了解,为什么信主就得爱主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姊妹呢?难道信了主连亲情都不顾吗?

后来读了上下文,方理解这句话是耶稣对特定人物——门徒说的。因那天有很多人跟着耶稣,耶稣对身后这一大堆人说了这些,列出作为门徒应有的条件,不就是在选门徒嘛。这有点像球队教练对一大堆报名的人说,做球员有一定标准——身高、体重、团队精神等等。

其实我们的主重关系,他不是要我们信主就丢掉亲情,而是渴望我们能多加一个关系——与神的关系。对我们来说,多加一个关系,说难不难,说不难也挺不容易,特别是这关系偏又是我们最重要的关系。人一生下来,就有很多关系自然而然地加在身上,这些关系水到渠成,丝毫没有勉强。而与神的关系就不是很自然了,努力方行!

说到底,我们的神是忌邪的神,如把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姊妹等关系放在与神的关系前面,那不就成了偶像敬拜吗?十诫第一和第二条明明说,除了耶和华以外,不可有别的神。所以基督徒把神放在关系中第一位,是理所当然啊!

况且耶稣是和“门徒”说这句话,他说若要做我的门徒,则必须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因为做徒弟的,不就是要接受师傅教导吗?若把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姊妹放在师傅前面,则凡事仍会参考亲友的意见,而不以师傅教导为依归!

除了把人当偶像外,我们更容易把名、利等“物”放在偶像的地位。譬如嗜好就很可能成为你我的偶像。这些东西平时深藏在心中,不知不觉地成为我们关系中的第一位,爱它们可比爱主更多一些。然而虽知有如此风险,我们可能涉险却仍不自知呢!

譬如我在大学时就把学问当作了偶像,那时并不知道。刚从乡下进入城市,人已是目瞪口呆,然后所学又是全新的东西,道理比教会牧师讲得更深入、更有洞察力,我一下就蒙了,教会当然不常去了。典型的把学问放在主的前面!把学问当成偶像在敬拜了!

对26节有疑问还好解决,对27节“凡不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则更是不知所云。首先十字架指的是什么?然后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又是什么意思?在做基督徒最初一段时间里,始终没有搞清楚耶稣意指为何。

最早有人教导说“十字架”是主羞辱的记号,因耶稣被挂在十字架上,明显是一种羞辱。所以我们当背着自己的羞辱来跟随祂。后来看到马太福音16章24节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从这处经文了解到“十字架”就是舍己,主把自己舍了,我们也当如此行,跟随主就是要舍己。

年纪渐长,慢慢了解到,除以上解释之外,“十字架”其实也是耶稣被杀、被献的地方,“十字架”就是耶稣的祭坛。像古时献祭,以牛羊等牲畜为祭,献在坛上。只是在这儿,耶稣没用替代物,而是把自己的性命当作祭物,献在祭坛上。所以背着十字架,就是背着自己的祭坛,把自己当作祭物,献在祭坛上!

如此我们可以说,“十字架”就是我们的祭坛,而“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就是背着自己的祭坛,使我们能像祂一样,无论何时何地,在有需要的地方把自己献上。

这样听起来挺悲壮,背着祭坛,再把我们自己当祭献在其上,这不是自虐是什么呢?可是换个角度想,有祭坛倒是个福气,祭坛不是像古人所说的“志”吗?王阳明先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是好事,她让人生活有目标,这怎么不是福呢?

祭坛既是我们可全人投入的地方——此志广,又是为天下人计——此志无私,还是一代一代人追求的目标——此志远大。有一个又广、又无私、又远大的“志”,怎么不是福呢?

虽说现代人早不献祭了,可是很多人心中仍有祭坛,不时还往上加柴添火,更有人走邪门歪道。这些祭坛包括权力、金钱等,形式没有了,可实质仍存在!

作为基督徒,我们有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祭坛,我们每一件事为主做,每一件事都可放在祭坛上。而放在祭坛上是神所喜爱且会带来祝福的行动。别人可能不知道,可是我们的主知道!

而作为基督徒文字人,我们很自然地会以文字为祭,把自己的学养和经历,完全献在其上,这再自然不过。而且主既预备了祭坛,我们就不要担心哪天我们的学问或经历不够用,祂会源源不绝地供应我们一切所需。祂是我们的主,祂断不会让我们的祭坛缺了柴火!

所以跟随耶稣,不单要把祂放第一位,还要将自己当作祭物燃烧。这让我想起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对门徒的要求。祂把祂的身体当作饼,将血当作酒,供给我们生命所需,然后和我们说:“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耶稣邀请我们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祂,这个邀请是祂开的一扇门、提供的一个机会,与祂同工。让祂的十字架,可以由我们继续背下去,让祂的祭坛一直有火和祭物燃烧。你愿意参与祂的祭献吗?愿你也能背起你的十字架来跟随祂!

——END——

作者简介

杜永浩

创文总干事,专业电脑资讯管理,曾任职南加州一家医疗系统公司,提早退休后,以创文事工为重,也开始拾笔尝试写作,响应全民写作的呼召,与您分享他的学习和反思。